提供空气净化产品检测项目
一、空气净化材料
检测项目:净化效率、净化效果持久性、去除率;臭氧浓度,负离子浓度,
试验污染物:颗粒物、甲醛、、、氨、TVOC等;
参考标准:JC/T 1074-2008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
QB/T 2761-2006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 果测定方法。
二、空气净化器
检测项目:洁净空气量、净化能效、累积净化量、去除率;
试验污染物:固态污染物(PM2.5、0.3μm以上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甲醛、、TVOC等)
微生物(白色葡萄球菌、粘质沙雷氏菌、黑曲霉、空气自然菌等);
参考标准:GB/T 18801-2015 空气净化器,
APIAC/LM 01-2013 室内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评价要求,
JG/T 294-2010 空气净化器污染物净化性能测定,
GB 21551.3-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
宏标检测竭诚为净化行业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空气净化检测及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欢迎来电来邮咨询、送检。
提供净化产品对甲醛///TVOC/氨的清除效果、去除率、净化效率持效性检测技术服务。
空气污染来源:
按照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物属性来讲主要分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
化学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排放、居民垃圾的不当处理、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整体性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恶劣建筑材料、装饰物、家具、日常用品已成为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最主要来源,污染物一般有甲醛、及其系物、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氨等,这些化学因子都可以通过人体呼吸功能进入居民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化学污染物的危害
甲醛是对人体危害的化学污染物。早在1995年,甲醛就被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可疑致癌物。2004年甲醛被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1类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机构(IARC)于2004年6月在其153号出帮中公告,甲醛由2类致癌物质上升为1类致癌物质。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分三个方面,其一是致敏,皮肤钟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其二是刺激,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其三是癌变,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其余的如及其系物、氨和木炭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都是通过人体呼吸道进入相应人体相应器官.进行破坏正常人体生理活动而危害人体。
空气净化空气治理产品
清除降解甲醛、TVOC等空气污染物,从技术形式上主要可以分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其中:空气净化的机械方式,包括通风、吸附、过滤、水洗、膜分离技术等;空气净化的物理方式,包括负离子技术、等离子技术、静电集尘技术、光催化净化技术等;空气净化消毒的化学方式,包括化学试剂技术、化学吸收技术等;空气净化的生物方式,包括生物过滤技术、植物净化技术等。各种空气净化技术具有自身的特征和优缺点,对空气净化起到不同的功效。
按使用方法可分为主动净化产品和被动净化产品,被动净化产品主要包括涂料、光催化产品、空气清新剂、净化喷雾剂、净化气雾剂、喷涂剂、生物酶、负离子环保产品、植物源产品、环保建材、除臭产品、香料膏体等。
检测标准
QB/T 2761-2006 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
除臭产品的检测技术服务。主要指标包括:除臭效率、氨去除率、甲硫醇去除率、硫化氢去除率、甲硫去除率、三甲去除率,微生物卫生指标(有效活菌数、杂菌数、大肠菌群)、抗菌抑菌率检测、成分定量定性分析等。
除臭产品主要分为物理除臭剂、化学除臭剂、植物型除臭剂、生物型除臭剂。物理除臭剂是不改变臭气的化学结构,掩蔽臭气或降低臭气组分浓度的产品,包括掩蔽型和吸附型。化学除臭剂是采用化工原料制得,可通过与臭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臭气组分浓度的产品。生物型除臭剂是利用微生物对臭气组分的代谢或生物酶催化降解臭气组分,降低臭气组分浓度的产品。植物型除臭剂是天然植物萃取液或提取物加工而成,可掩蔽臭气或通过与臭气组分反应,降低臭气组分浓度的产品。
可根据产品的类型选择适合的分析测试方法开展除臭性能的评估,相关检测标准已通过CNAS和CMA的评审,具备检测资质。
检测标准
CJ/T 516-2017
宏标检测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提供远红外线检测,负离子检测,环境可靠性检测,灯具检测,抗菌检测,生态纺织品检测,辐射检测,环境检测等
检测范围
实验室主要针对空气净化器、净水机、食具消毒柜、洗衣机、空调器、电冰箱、洗碗机、干衣机、智能马桶盖等电子电器产品进行抗菌、除菌、防霉、净化功能等方向的检测;同时也提供其他如纺织品、水质、日化产品等涉及微生物项目的检测服务。
产品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测试项目
健康家电产品
1
GB 2155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通则
抑菌环试验
2
GB 21551.2-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抗细菌测试
抗霉菌测试
3
GB 21551.3-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
抑菌环试验
抗细菌测试
抗霉菌测试
除菌率
4
GB 21551.4-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电冰箱的特殊要求
抑菌环试验
抗细菌测试
抗霉菌测试
5
GB 21551.5-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洗衣机的特殊要求
抑菌环试验
抗细菌测试
抗霉菌测试
除菌率
6
GB 21551.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调器的特殊要求
抑菌环试验
抗细菌测试
抗霉菌测试
除菌率
7
QB/T 5132-2017
家用和类似用途干衣机的抗菌、除菌功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抗菌性能
除菌性能
8
QB/T 5133-2017
家用和类似用途洗碗机的抗菌、除菌功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抗菌性能
除菌性能
9
QB/T 1520—201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碗机
抗菌率
除菌率
环境试验产品
1
GB/T 2423.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及导则:长霉
长霉
2
GJB 150.10A-2009
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0部分:霉菌试验
霉菌试验
抗菌加工制品
1
ASTM E2149-2013a
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抗菌剂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
抗菌活性值
2
ASTM G21-15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的测定
长霉等级
3
ISO 22196-2011
塑料与其他无孔表面抗菌性能的测定
抗菌活性值
涉水产品
1
GB/T 22090-2008
冷热饮水机
整机卫生安全
2
QB/T 4100-2010
饮水机专用净水器
整机卫生安全
净水水质
杀除菌效果
3
QB/T 4143-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超滤净水机
整机卫生安全
净水水质
4
QB/T 4144-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反渗透净水机
微生物去除率
整机卫生安全
净水水质
5
GB/T 30306-2013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饮用水处理内芯
卫生安全
出水水质
6
GB/T 30307-2013
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
卫生安全
净水水质
7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2001]161号)附件4A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一般水质处理器
卫生安全试验
出水水质
8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2001]161号)附件4 C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
卫生安全试验
出水水质
生活饮用水
1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纺织品
1
GB/T 20944.1-2007
纺织品 抗菌性能评价
第1部分:琼扩散法
抗菌性能
2
GB/T 20944.2-2007
纺织品 抗菌性能评价
第2部分:吸收法
抗菌性能
3
GB/T 20944.3-2008
纺织品 抗菌性能评价
第3部分:振荡法
抗菌性能
4
AATCC Test Method 100-2012
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
抗菌性能
5
AATCC Test Method 30-2017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的评价:防霉防腐
防霉性能
6
AATCC Test Method 147-2016
纺织品抗细菌性能的评价:平行划线法
抗菌性能
7
ISO 20743-2013
纺织品抗细菌性能的测定
抗菌性能
食品
1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菌落总数
3、 联系我们
联系人:蒋
电话:0755-23217781
手机:18938032902
邮箱:18938032902@163.com